4月10日下午,“西京经典导读”第214期在图书馆202报告厅举行。本场报告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倩主讲,她导读的是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实践论》,行健书院80多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导读活动。

王老师从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与现实启示等四个方面对《实践论》进行了深入剖析。她指出,《实践论》写作于1937年,主要目的是批判党内出现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等错误思想。书中重点论述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阐释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认知发展规律,强调了感性认知到理论总结的飞跃过程。王老师通过“亲尝梨子知真味”等经典案例,生动揭示了实践作为认知来源与检验尺度的双重属性,系统辨析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机械反映论的本质区别。
王老师最后总结到,《实践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更为当代青年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她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做到知行合一,成为兼具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