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赴鄠邑区红军过境鄠邑区纪念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多彩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学习活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军过境户县纪念馆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石井镇栗峪口行政村土门自然村,该馆占地面积500平方米,以丰富、详实的史料、实物和相关的历史照片再现了红四方面军1932年11月、红二十五军1935年7月、红七十四师1936年1月过境的情况和红七十四师1936年1月23日驻扎土门村的史实。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洪教授指出:“思政课能否讲深、讲透、讲活,教师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每学期开展社会实践学习活动,组织思政课教师参观红色资源、感悟社会实践,善用‘大思政课’的资源、汇聚教育合力,引导大家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切实扎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根,更好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光荣使命。”
离开厚重的红色纪念场馆,又来到了浓郁时代气息的鄠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多彩基地”。大家逐一参观了基地实践教学的不同功能区和各类教学设施,详细了解了基地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实践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建设情况。
整个社会实践学习活动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收获满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于跃进教授表示:“红色场馆与多彩基地仅有一路之隔,两种场景在现地交汇,两类情感在现实交融,恰似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百年奋斗历程的缩影。作为新时代的思政人,此次参观见学,目之所及、心中所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理解,更加坚实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信心和底气。”